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更多 > 精彩网文 > 正文

[文化] 汉语有哪些“女性用语”?

作者:精品资源网 日期:2020-02-29 02:14:31 浏览:1786 分类:精彩网文

“女国音”

如果你是北方人,身边估计至少有一个这样的女性朋友,她喜欢把j、q、x讲成z、c、s,“星星”说成“sing sing”,“北京”说是“Bei zing”,“上学”说是“shang sue”。听着很嗲很甜很可爱的感觉。

有的小女孩听了觉得很嗲,讲话的时候也去学,学着学着就讲习惯了,从此往后都操着这一口腔调。大名鼎鼎的“女国音”就这么诞生了,而且繁衍至今,生生不息。

汉语存在“女性用语”吗?

跟世界其他国家语言相比,汉语大概算是男女性别差异最小的语言之一了。这首先是由于近代社会妇女地位的提高,男女的社会分工逐渐合一。但地位提高是一码事,“女性用语”并不会因为封建制度的瓦解而消失,它仍然存在于我们言语的每一处角落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光从打字、行文的风格,我们都能轻易分辨出一个人是男是女。

[文化] 汉语有哪些“女性用语”?

语音,男女有别

“女国音”就是典型的语音方面的性别差异。这是一种尖音化现象,女生比男生咬字更加清晰分明。反观,北京男人的卷舌化现象比女人要厉害得多,很多本不该卷舌音的都会被说成卷舌,因为这样说话会显得更加粗犷豪放。

赵元任在《现代吴语研究》(1928)指出,吴语苏州方言中“au”韵字(好, 俏),女子多数用“a”,男子用近似“a”略偏后的音(详见文末《不好意思今天我要吹一波这个老师》)。可见,地域方言里也到处存在社会方言的性别变体。

男女在语音方面的差异还表现在网络用语里。像“9494、素、酱紫、表、555、吼吼、稀饭、么么哒”这种标准语的“变调形式”,往往都是女性在用,跟“女国音”目的一样,也是为了显得很嗲很可爱(详见文末《网络用语,语言全民性的最好应证》)。

[文化] 汉语有哪些“女性用语”?

语汇,男女有别

语汇也有性别差。女性常用词汇往往有比较明显的情绪化倾向。女生喜欢称呼亲密的人为“臭XX”“烂XX”,平时口头禅也常常用“去死”“想死”“讨厌死了”这种情绪化用语。日语里面最常见的就是“我”的自称“わたし”和“あたし”,前者是男女通用,后者含情绪化娇嗲口吻,类似“人家”,只能女性(或基佬)适用。

除了情绪化,女性用语还时常表现为不确定性词语的使用。女性更喜欢用可能态的词,比如“也许”“好像”“是吗”“怎样”等,以征求对方的认同,更显谦卑与礼貌。

[文化] 汉语有哪些“女性用语”?

语法,男女有别

女性语法比较接近社会规范语体,男性语法比较随意,常常使用不规范语法,倾向于新颖灵活。比如“很农民”“很中国”这种名词作形容词、“一巴士兄弟”这种名词作量词的灵活用法(详见文末《汉语的量词可真把我难住了》),往往都是男性在使用,或者说男性在创造。这从一方面体现了男性的冒险性与女性的保守性(详见文末《五种词类活用手法》)。

女性比较注重表达方式的技巧,常常使用细腻的修辞手法。而男性说话行文注重说明事理,修辞没有女性那么细腻。比方说男性一般喜欢使用“小学生”这种修辞,来讽刺幼稚的人,偏重说明事理,一目了然。女性则很少用这种简单暴力直接的修辞。(详见文末《14种修辞》)

[文化] 汉语有哪些“女性用语”?

语用,男女有别

很多东西不是字面表达就能表现得了的,需要结合语境去分析。除了上述这些语言单位内部构造问题,实际的语用也体现出男女言语的巨大差异。

女性说话比较爱兜圈子,比如对男朋友说“滚”就代表在说“赶快说你爱我”。男性用语则没有那么多的弦外之音,直来直去,说“滚”就是真的让对方滚。女性更偏向用委婉的借代方式来表达念头,哪怕让对方还钱也不会直说“快还钱”,而是旁敲侧击用一些看似不着边际的话来“点拨”对方。

[文化] 汉语有哪些“女性用语”?

最后的话

世界整体的语言性别差异正在逐步缩小,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会消失。这主要基于两点,一是社会角色的差异,二是生理差异。在中国社会,随着网络的普及,语言性别差异还出现了一些更有意思的演变。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,去探索。

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

请填写验证码